“你看现在教室里的灯多亮,娃娃们看书再也不用眯着眼,食堂蒸饭也不会夹生了。”砚山县维摩彝族乡海子边小学老师们感慨地说。说起这变化,还要得益于代表建议的有效办理。

去年,县人大代表王涛到海子边小学走访,一进食堂就皱了眉,由于电压不稳,蒸饭柜蒸出的米饭还是夹生的;晚自习时,教室里的灯忽明忽暗,孩子们揉着眼睛写字的模样,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人着急的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动不动就“罢工”,老师上课只能靠板书,对教学进度也有很大影响。
“孩子们的事都是大事,不能等!”王涛立马跟学校老师反复沟通了解情况,并到学校附近挨家挨户走访,全面掌握情况后形成了《关于改善维摩乡海子边小学用电问题的建议》,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砚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

这份满是民声的建议,很快就被县人大常委会纳入“代表·局长面对面”协商办理清单,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一场跨部门解决难题的行动就此展开。
5月13日,“代表·局长面对面”协商会直接开在了校园里,没有会议室的拘谨,大家围着校园转,现场看问题、当场找症结。县供电局的技术人员拿着专业仪器实地检测,很快找出病根:“是变压器容量不够,得增容改造,再单独拉条线才行。”
办理协商会一结束,县、乡人大跟着盯进度,供电局也不含糊,调配材料、组织施工,几个月时间,新的变压器装好了,线路也重新铺了。9 月初开学,海子边小学和周边村寨彻底跟电压不稳”说再见了。王涛看着亮堂堂的教室,心里满是感慨:“我提的建议能这么快落实,以后履职更有干劲了”!

“以前一到用电高峰就跳闸,现在用电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以前做饭总怕突然断电,现在什么时候用电都不跳闸”……群众嘴里满是称赞。海子边小学校长沈华党更是激动:“要是没有代表替我们发声,没有相关部门的快速行动,学校变化不会这么快”。
一条建议连着民心,一场协商破解难题,一次改造温暖彝乡。王涛代表的为民发声、“代表·局长面对面”快速行动、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凑在一起写出了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故事。据统计,2022 年至 2025 年,县人大代表共提出供电设施设备改造、电力隐患处理等用电方面的意见建议 17件,通过办理,累计处理各类电力隐患 800 余处,完成 4 个小区的电力资产移交工作,投入 80 余万元用于电网改造,有力保障了群众用电安全,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